贛深高鐵建成通車,加快河源“融灣”“融深”。 馮曉銘 攝
○本報訊 記者 梁驅遠 通訊員 黃曉明 昨日,《河源市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十四五”規劃》(下稱《規劃》)印發,“十四五”期間我市計劃總投資764.36億元,全力推進122項(類)交通運輸重點建設項目,著力打造“水陸空鐵”高效聯運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根據《規劃》,“十四五”期間,我市將依托鐵路、公路骨干線路,打造面向長江經濟帶與大灣區、海南自貿港,對接海上絲綢之路“兩個扇面”的高水平對外通道,構筑河源“米”字形綜合對外通道格局,基本形成全域全面“融灣”“融深”的“水陸空鐵”高效聯運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基本實現河源“12131”交通圈,努力建成粵港澳大灣區外圍物流基地,為粵東北交通門戶樞紐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其中,“12131”交通圈是指構建高效便捷的高快速通道網絡,以時間換空間,打造河源到大灣區、深圳都市圈及周邊城市高鐵1小時交通圈,高速公路2小時交通圈;依托高快速鐵路通道,基本實現1小時對接周邊機場;打造河源到閩贛及海西地區主要城市3小時交通圈;構建暢通的市域交通循環體系,打造中心城區、各縣城、中心鎮、重要產業園區等重要板塊之間市域1小時交通圈。
《規劃》還提出了5項重點推進任務,分別為完善“融灣”“融深”通道,進一步夯實內部交通網絡,加快農村公路示范創建,打造多方式交通樞紐;加快構建綠色高效的貨運物流體系,積極打造便捷舒適的客運服務體系;以機場、高鐵站場、公路客運站為節點,構建“快進快出”旅游交通網絡,依托旅游公路主線、旅游公路連接線和旅游公路支線三個層次的旅游公路網絡,完善滿足旅游體驗的“慢游”內循環交通網絡;完善郵政快遞基礎設施建設,優化基礎網絡布局,加快建設覆蓋城鄉的郵政基礎設施,構建郵件處理中心、郵政局(所)、社區郵政便民服務點和農村郵政便民服務站(村郵站)組成的三級郵政服務網,強化交通與郵政快遞融合發展;加快建設先進適用智慧交通,促進節能環保綠色發展,提升交通應急保障能力與行業治理效能。
在122項(類)交通運輸重點建設項目中,鐵路軌道項目有4個,計劃投資187.70億元,建設內容為續建贛深高鐵河源段(已通車)、梅龍高鐵河源段;新開工建設廣河高鐵、河源市綜合保稅區鐵水聯運專用線。
高速公路項目共有8個,計劃投資211.63億元,建設內容為續建龍尋高速;新開工建設長深高速公路河源熱水至惠州平南段改擴建工程河源段、河源至紫金高速公路、河惠汕高速。同時,我市還謀劃儲備了龍河高速公路和平上陵至東源熱水段改擴建工程、廣紫高速、梅和韶(連平武)高速、紫金至汕尾高速等一批重點項目。
在普通公路項目上,我市“十四五”時期普通國省道建設里程共1143.5公里,其中一級公路391公里、二級公路615公里、三級公路103公里,計劃投資161.84億元;農村公路建設里程5888公里,計劃投資73.3億元。
在航空站場項目上,我市將重點推進河源支線運輸機場、河源(江東)通用機場規劃建設;加快推進龍川、東源、連平、紫金通用機場前期工作,爭取和平通用機場納入省通用機場布局規劃。
在港口航道項目上,我市將重點實施東江河源至石龍航道擴能升級工程、河源港源城港區碼頭、江東新區古竹碼頭等建設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