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定背景
為加快培育一批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支持工業企業做大、做優、做強,切實增強工業經濟發展后勁,推動全市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深入貫徹落實《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促進小微工業企業上規模的實施意見》,結合我市工業經濟發展實際,制定本方案。
二、制定依據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促進小微工業企業上規模的實施意見》(粵辦函〔2018〕273 號)。
三、主要內容
《方案》包含“總體思路”、“工作目標”、“工作措施”、“保障措施”等四個部分。
(一)總體思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省市促進小微工業企業上規模的工作部署,采取協調聯動、優化服務、政策激勵等措施,充分調動企業積極性,推動一批工業企業上規,為河源建成“示范區”“排頭兵”提供有力支撐。
(二)工作目標。全面完成省政府每年下達我市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預期數總體目標任務和市委、市政府每年確定的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目標任務。2019年,全市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70家以上;2020年,以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確定的目標任務數為準。
(三)工作措施。主要圍繞上規工作存在的堵點、難點,提出建立擬上規企業庫、強化協調服務、加強企業培訓等八個方面對策措施。一是建立擬上規企業庫。按照不低于年度目標任務數1.2倍的要求,建立企業培育數據庫,并實行動態管理。二是強化協調服務。對入庫工業企業實行一名領導、一名干部、一企一策的“三個一”工作協調服務機制,從企業培育、材料組織、上規申報全程跟蹤。三是加強企業培訓。加強對重點培育企業和新升規企業提供扶持政策、財稅知識、統計報表等方面輔導培訓;組織舉辦中小微企業上規專項培訓;拓展企業管理團隊在技術合作、資本市場、營銷、管理、智能制造等方面應用。四是拓寬企業市場。借助大灣區搭建擬上規企業經貿平臺,積極引導擬上規企業參加廣交會、中博會等有關經貿交流活動,幫助企業充分開拓國內外市場。五是加大金融扶持。通過建立政銀企對接機制,加大信貸支持;用好中小微企業服務平臺,為符合條件的擬上規企業提供轉貸續貸服務;用好各類信貸風險資金,加大對擬上規企業的信貸等金融支持。六是加強用工保障。完善工業人才培養引進、評價激勵和服務機制,創新人才使用方式,組織舉辦企業專場人才招聘會,搭建人才儲備和人才交流服務平臺。七是加大用地支持。對擬上規用地指標優先安排,給予租賃標準廠房租金優惠,并對遇到的土地歷史遺留問題,提出解決辦法,依法完善土地使用手續。八是加大創新支持。實施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成長計劃,加強產學研合作,服務、帶動中小企業開展創新活動。加大企業開展自主創新和技術改造資金支持力度。
(四)保障措施。提出加強統籌協調、加大企業獎勵、加強督導檢查等三項保障措施。一是加強統籌協調。將上規工作納入河源市促進中小企業(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議事議程。市各職能部門主動整合政策資源和要素資源,加大對上規工作的支持。各縣(區)建立健全上規工作協調機制,確保完成下達的上規預期目標任務。二是加大企業獎勵。對全市范圍2019年、2020年新上規的工業企業市財政給予30萬元獎勵(分三年獎勵。新上規當年,獎勵10萬元;上規第二年,企業年主營收入實現正增長且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再獎勵10萬元;上規第三年,企業年主營收入實現正增長且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再獎勵10萬元;新上規企業上規第二年或第三年下規的,從當年起不予獎勵。2021年及以后新上規企業獎勵不適用本方案)。全市新上規企業名單由市統計局審核認定,獎勵資金由市財政統籌安排。鼓勵各縣(區)結合本地實際出臺實施上規激勵政策。三是加強督導檢查。定期通報各縣(區)上規進度。各縣(區)政府(管委會)定期召開工作會議,集中協調解決工作推進中的問題。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縣(區)政府(管委會),納入統籌考核獎勵;對推進不力、工作不落實的縣(區)政府(管委會),由市促進中小企業(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提請市政府領導予以約談。對采取不正當手段騙取獎勵資金的,由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會同市財政局等部門予以追回。
原文件鏈接地址:http://www.wktrf.com/zwgk/zfgb/2019/21/szfbgswj/content/post_349274.html